close

本週的閱讀主題是色情文本,很特別的是以鄭淑麗的作品I.K.U.來做為引子。然而在寫這篇心得的時候,我尚未看過這部影片,因此我只能從本週的閱讀文章的理解和網路上零星的討論串來進行探討。

 

    其實在瞥見I.K.U.的奇怪片名時正也在召喚某些閱聽人,我猜這應該不是導演美麗的巧合,而是別有用意的。坦白的說好了,在跟狐群狗黨的男性朋友私下也會交換看所謂的「愛情動作片」的經驗來做為某些「社交」議題(這也很有趣,我認為看這類文本應該是私密的,當在公開場合談論時我覺得應該是懷抱著不同的心境),大家喜歡笑鬧的模仿影片裡頭的對白,I.K.U.其實接近日語「行ゑ」(中譯:快要到了)的發音吧!其實大家不見得都懂得日語,但是只要聲音念出來卻有志一同的召喚到那個場景上,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全球化實踐吧!正如同日劇、日本流行音樂的風行,在色情的塊領域上,日本擁有文化接近性,卻也成為日本外亞洲鄰近國家這類文本的主要文化輸出國。

 

這稍微看了一下網路零星的討論後其實增加了不少對此片的期待,作者是帶有目的性地想解放一些傳統色情文本的,我很好奇作者能突發奇想運用什麼樣的符碼和敘事方式來達成其目的,因為眼見為憑,我目前只能就文章所帶到的有趣議題做零星的討論。

 

裡頭有談到全球性的審查制度,讓我猜測作者是否會對「馬賽克」來大作文章。「馬賽克」一直是我認為相當有意思的一種規約道德的儀器,它要遮蔽些什麼?如何遮蔽?遮蔽的了嗎? 我認為往往進行遮蔽的效果是欲蓋彌彰的,「格子狀」在畫面的出現根本就不能達到它本身的作用「遮蔽」,反倒是「格格不入」(一看就知道它是不正常的、不屬於正常世界法則和生活經驗的,破壞整個視覺呈現)的視覺觀感正強調了它的存在。而且我覺得這個措施其實是很容易被破壞瓦解的,格子有大有小、解析度是可任意決定的,自由心證的考驗著作者的道德感,當格子愈小、解析度提伸後,其實只是隔靴搔癢罷了(有遮跟沒遮不都一樣,只不過是告訴審查制度人員:我有遮喔!)。另外值得一談的是,若馬賽克的使用說明了情色議題是禁忌,那亦點出另一個有趣的問題:審查的規範是否偏向視覺?是已經預設了視覺的「殺傷力」高於聽覺嗎?馬賽克遮蔽了「那個行為」,但是卻允許地留下了聲音,它的背後代表了什麼樣的用意或是迷思?另外類似讓我百思不解的是為什麼遮住性器官而卻可讓屁股裸露,因為屁股不會勾起性慾?舉另外一個我覺得有趣的例子好了,日本動漫(我這裡指的是一般流通的少年漫畫比方說寶島少年、少年快報之類的)喜歡呈現女性裸露畫面,但是規避的方法很簡單,比方說處理女性的胸部只要不用畫出乳頭就可以勉強過關了。事實上這些對器官的不對等關愛正也是強加慾望滋長的一種隱性力量罷了。

 

另外一個文中所探討到的重點是導演意欲顛覆傳統情色文本呈現出女性做為主動、享受的行動體,而這如何呈現也是我明天觀賞想注意的地方,但是文章裡頭我覺得相當有趣的東西是「陰陽同體」的這個概念,這個概念其本身就可以顛覆許多性或是性別上的權力關係,比方說性的慾望其實應該不是陽盛陰衰的,而且對同性戀而言,他們其實是反對被歸類為傳統性別的任何一類的,或許對他們來說,「陰陽同體」的認同是比較自在的。而我比較疑惑的是,如果變性人的角色選擇是女變男以及帶有陽具的女子,導演在選用這些解放要素時是否會有一些遺漏處,其實「帶有陽具的女子」在一般情色文本並不罕見,或許它亦滿足了另一種男性窺視的快感和陽具崇拜主義的增強,那除此之外導演該如何對這個既存敘事體進行顛覆?我反而覺得男變女的變性人以及擁有陰道的男子反倒是個更具顛覆性的敘事元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otherwords 的頭像
    inotherwords

    Dj Miracle的音樂部落

    inotherwor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