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篇文章處理的東西很多很複雜,所以我只能嘗試從我的理解視角來分析:
讀了這篇給了我一個重要的啟發: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認識歷史脈絡開始。
依我的理解來看,文章處理的表層顯而易見的目的是台灣問題(思考台灣的和解問題)但是方法上卻是從去冷戰開始。
我覺得本文在強調兩條重要的歷史軸線(一條是冷戰結構;另一條是殖民主義),以及理解這兩條軸線下所型塑成的不同想像體(分別在外省人和本省人上的)。
尤其是接著回頭思考每年228的一連串反思、追思活動時,我覺得陳光興講的很對,不意味一定要分享著共有的痛苦記憶,而是看見彼此間的不通約性,才有相互容忍的機會。(文中陳會詳細鋪陳是怎樣不同的記憶想像與情緒結構)
接著也點出的是為什麼陳光興會在這篇文章的標題下了一個看似悲觀的結論:「大和解為什麼不可能?」:
因為雙方都用自己苦難的經驗來置換、想像看到對方悲情的可能性。然而在事實上是本省人、外省人主觀的集體情緒結構上,兩條軸線平行發展,沒有交集,雖然在客觀的歷史結構狀態中,本省人與外省人都活在兩條軸線的交錯重疊之中。
我覺得有了上述的思考脈絡,接著就能開始討論陳光興從冷戰結構一路談下來的大和解解決之道:
其實陳光興一直要揭示的是:冷戰結構根本沒結束,因為美國是冷戰結構體制下的最大獲利者,他不會輕易結束掉這個戰略。因為冷戰其實一方面也代表著美國的帝國主義,或是我們最常說的後殖民主義,不是領土的實質佔領,而是在精神面、經濟面、文化面、意識型態面的殖民。但是其實冷戰效應比較難以解決的是它會跟在地歷史深深結合,所以我在猜想陳光興的「去冷戰」的方法,就是要揪出由冷戰結構所主導下的歷史脈絡,讓它攤在陽光下供人審視。
※ 所謂的冷戰結構:
是當初美蘇兩大強權陣營敵對下的產物,美蘇各自拉攏其他國家加入自己的陣營,但其長遠的效應下就是東亞各國本身主體性的喪失,大家都不會質疑去美國為什麼是好人(至少對美都有一定程度的尊重或好感或總是以美國的意見馬首是瞻)、世界警察、(尤其以日本、台灣之最),蘇聯為什麼是壞人(這些影響性其實是各個層面的,政治、文化等等,插個話,我在猜想上民想批判李安得奧斯卡的情節,應該有部分也會論述到這個脈絡吧!(台灣人的美國情節)。)。所以陳光興才會說去美國化才是展開區域統合、自主與和平最為關鍵的指標。
或許思考為什麼冷戰結構可以持續進行是個有趣的問題!(其實殖民主義能持續其中之一的要點也是)難道大家都不會警覺到美國是個圖謀不軌的傢伙嗎?
或許東亞各國對於現代性的追求是個重要的意識型態!
(聽音樂也是,之前參加一場在地下社會舉辦的2006音樂場景回顧,那些地下樂團、pub業者在歸結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支持本土的表演者的一些歸因,其實這個問題他們心中也早有答案,還反問現場的與會者應該大部分也都是西洋樂迷吧!)
冷戰結構下,為了鞏固政權與繼續國族主義的現代性發戰計畫,南韓、台灣與日本的右翼政權都和美國緊密結盟,「堅守民主陣營」與萬惡的共匪搏鬥(意識型態)。召喚反共的恐懼感,有效地關閉了所有對美國大哥提出新帝國主義/「後殖民主義」質疑的論述立場空間------------>無法面對美國想像、或是美國內在於我們文化主體性的問題。
另一條思考的軸線是日據時代所留下來的殖民主義情緒結構。
※ 日本「佔領」(occupation)還是「殖民」(colonization)台灣的探討:
日本與西方殖民者不同,在與西方競爭的壓力下,日帝為了證明自己可以作得更好,將人才與資源大量地投入台灣、朝鮮等地……->這或許是舊時本省人感激的情懷(同樣也是現代性的追求的潛藏意識型態的作用,讓日據時代台灣人品嚐到現代化的一點甜頭),那不禁問為什麼台灣人不如韓國人那樣的恨日本人?(我想值得討論)
皆下來文中陳光興使用電影文本分析的手法來揭露本省人和外省人在同個時代但兩條不同軸線下的想像共同體的這個論點:
不同的歷史經驗結構化了不同的身份認同與主體性,以不同的方式在情感層次上被建築出不同的脈絡記憶。
電影 | 多桑 | 香蕉天堂 |
指涉對象 | 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本省人) | 國共內戰後來台灣的中國人 |
他們的思考脈絡 | 殖民結構: 1. 日本→台灣→中國大陸的認同階序邏輯: 認同是階序的、多重的、非單一的。實例思考:所有國際運動競賽中,原來不必存在的國族認同問題此時出場,觀眾在此時經常被迫選邊,在激情中投射出我們想贏得比賽的慾望。亞運、世運棒賽:台灣vs.美國(像極多桑看中日籃球賽)、台灣vs.日本、台灣vs.大陸、日本vs.大陸、日本vs.美國 →多桑所體現的是殖民體制下小老百姓對於現代性的渴望(意識型態?),追逐更好的東西,更現代、更進步、更文明的生活條件→這些都是世界殖民主義得以運轉的共通流行。 | 冷戰結構: 殺朱拔毛、保密防諜 |
怎樣看待本島族群光譜的另一端 | 亞細亞孤兒的情節: 清朝時代被遺棄在先、台灣光復後的威權統治(失望、不斷的失望) 一種所有中國大陸的中國人和國民黨帶來的外省人都是不可相信的,根深蒂固的底層情緒。 * 借來的生命:想要找回被借去的生命,想要自主獨立的龐大壓力,能夠自我掌控自身的命運,而不是繼續活在「外來者」的陰影之下。這其實正是所有第三世界民族獨立運動最底層的情緒結構。 但不幸的是這種集體的趨力再邁向追求獨立自主(不僅是國家、民族,也是在文化上)的過程中,卻在各地的殖民地不是被政治菁英轉化挪用為奪權的動員資本而造成內部長期的族群獨立,就是被冷戰結構所截殺以冷戰中的反共為藉口來打壓異己,最後以內戰與族群鬥爭的表現形式持續了殖民主義的基本邏輯:從殖民地的種族歧視到獨立建國後的族群仇恨。(Fanon內部殖民的趨力) | 戰敗子民的矛盾心態: 不願承認爭中國現代化路線失敗的客觀現實。 貶低著本省人的沒文化或是認為他們被日本人殖民過所以低人一等來自台身價。 他們沒有經歷真正殖民經驗,無法體會殖民地民眾對殖民者間的愛恨情仇(比方會譏笑本省人媚日)。 但本省人想的是台灣被日本統治是因為大陸的中國人以及國民黨的外省人的無能。 |
日據的殖民主義(1895-1945)是本省人對於日本的基本歷史記憶,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這是第三世界對於殖民者──作為現代性的代表,共有的愛恨情仇、難捨難分(就像是英國與印度)。比方說現代性的甜頭。 | 殖民主義似乎不在外省人的歷史記憶裡,就像是冷戰(國共內戰、逃難經驗)不太是本省人的主要歷史記憶。 然而外省人與大陸人對於「日本」的歷史記憶,是1931的918事件到1937的蘆溝橋77事變的八年抗戰,直到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中國勝利的影像,反日是無庸置疑的基本「中國」當代民族主體的關鍵元素,從國民黨到共產黨皆然。 活生生的歷史經驗與歷史記憶在構造上的根本性分歧,建構了面對日本殖民主義時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智狀態與情緒結構。 中國的特定屬性是:從來沒被真正『征服過』,其框架是『反帝』(西洋人和日本)而非『反殖民』,可以深刻體會帝國入侵卻無法全然體會什麼叫做殖民[DJMiracle2] 。 | |
對中國人 | 亞細亞孤兒的情節:,接著的是228事件和國民黨50年代的白色恐怖政治等事件後來成為關鍵政治象徵,促成了獨立自主的意願、加深對外省人的不信任感,寧可聯日親美。 因此想獨立 | 所謂的國共內戰只是中國現代性追求的路線之爭,但是國民黨至今仍無法面對戰敗、喪失中國主導權的事實。 想統一或許是基於「中國民族主體」 |
最後的思考探討:
1.陳光興說台灣的統獨問題是假問題?重點是省籍問題(陳水扁說台灣只有統獨問題,沒有左右問題) 陳光興認為省籍問題更為隱形、更為深沈
陳水扁的左右問題是政治正確 簡單的左右二分
左右的討論:當陳水扁說的4要1沒有的 只有統獨問題沒有左右問題時
(p181. 陳光興嘆到在台灣的左派不能come out , 因為一定會被貼標籤 , 統派指著他們說是獨派 , 獨派說他們是統派 在台灣左派意味著對岸的老共這反映了一般人都是以國族主義在思考問題)
沒處理到的是「客家人」,客家人的位置擺哪裡?
南韓在我們的視野嗎?,好奇韓國的統獨問題(同樣去冷戰 台灣不見階級問題的提出)
就連日本本身也背負著歷史脈絡
日本雖然在全球經濟上屬於第一世界,但其實在文化及政治乃至精神構造上屬於第三世界的歷史結構性位置。陳光興認為日本在經濟和文化上的分裂位置導致它表面上總表現出高人一等,但是思想、文化上又沒有提出胸襟、足以服人的歷史性、前瞻性、反思性觀點,而這些心情正是日本無法或的第三世界認同的原因:因為日本無法放下身段,認同第三世界,和解是相當困難的。
此外日本的歷史脈絡也必須知道 日本戰前亞洲的帝國主義而戰後是美國的次殖民地的雙重歷史經驗 那日本的「去帝國化」運動與脫離美國殖民地的「去殖民地」運動是否為同一過程 而日本政治主體性內部的美國性是否必須誠實面對
既是全球化問題,因此區域性和解和國內的和解應該是並行的:
問題不應鎖定為「國內問題」,因為這樣仍無法跨出被強加的國族-國家架構,就算是批判也只是淪為在國族主義的框架下進行
冷戰與殖民主義效應必不旨在台灣起作用,在亞洲第三世界也明顯地運作,只有透過互為主體的比較與對照,我們才能更認識自己。
參考事件
1.cnn引中國立場罵呂秀蓮事件
2.陳水扁四要一不要發言
3.拆中正紀念堂圍牆之爭論
[DJMiracle1]對於日本人態度的分野可以說是當代台灣「本省人」與「外省人」對立的情緒基礎。(另一個是對中國人的態度)情緒上,本省人有很多人反日,其「親日」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於外省人的絕對反日而存在。
[DJMiracle2]殖民經驗是沒有出路,與殖民者共謀的滿皆都是
留言列表